党建引领善治赋能全力提升乡村基层治理质效经验材料
党建引领善治赋能全力提升乡村基层治理质效经验材料
近年来,xx县xx村围绕ldquo;抓党建、促发展,抓治理、促提升rdquo;的思路,以ldquo;驿站 网格、服务、发展rdquo;为依托,探索出了一条ldquo;党建 自治、德治、法治rdquo;的ldquo;1 3rdquo;乡村治理新模式,为ldquo;大美xx共同富裕rdquo;注入了新活力。
一、激活能动善治,构建基层治理体系。
一是党建引领推动大治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用制度规矩治村、用村规民约管事上不断探索,设立百姓议事堂、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组建百事服务队、文体艺术队、普法宣传队,成立调解委员会、禁毒禁赌会,吸纳68名党员群众参与共建共享,带动增强了群众主人翁意识。二是连心驿站托起大服务。以ldquo;党建 法治rdquo;为依托,以ldquo;六大管理rdquo;ldquo;八大公开rdquo;为抓手,建设了集ldquo;矛盾化解、法制培训、协商议事、便民服务rdquo;于一体的连心驿站,截至目前,连心驿站解决各类事项11件,累计接待群众来访40余次,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ldquo;两改rdquo;工作彰显大幸福。以ldquo;党建 自治、德治rdquo;为依托,深入推进ldquo;两改rdquo;工作,成立红白理事会,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风陋习,使厚养薄葬、喜事新办成为新风尚,每年节约30余万元,营造了讲文明、树新风、扬正气、促和谐的好风气。
二、用心为民服务,织密基层治理网格。
一是科学划分管理网。围绕ldquo;1 3rdquo;乡村治理模式要求,把全村划分6个一级网格,18个二级网格,实现了基层党建、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ldquo;一网统筹rdquo;ldquo;一网统管rdquo;。二是架起网格包联桥。将ldquo;支委包片、党员联户rdquo;作为ldquo;1 3rdquo;乡村治理模式的重要内容,安排村ldquo;两委rdquo;干部兼任网格长,各组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担任网格员,明确30余名党员联系400余户群众,实现包联全覆盖,形成了反映民情快、解决问题快、化解矛盾快的治理格局。三是健全治理服务链。向网格员配发ldquo;黄马甲rdquo;20余件、工作包30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6次,走访群众223户,收集解决群众ldquo;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rdquo;200余件,前置性化解邻里矛盾23起,真正让服务群众的ldquo;最后一公里rdquo;变成ldquo;零距离rdquo;。
三、建强组织队伍,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一是激活乡村治理ldquo;蓄水池rdquo;。制定了《xx村网格员工作职责》《网格员考核办法》,将年轻党员、网格员和村级后备力量纳入ldquo;1 3rdquo;乡村治理人才库,坚持例会考勤、实地学习、培训交流、重点培养等制度,为ldquo;1 3rdquo;乡村治理人才加油充电、注魂赋能,储优了乡村治理ldquo;蓄水池rdquo;。二是建立乡村治理ldquo;岗区队rdquo;。标准化创建党员示范岗2个,设置党员责任区4个,常态化组建党员突击队3支,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建立无职党员矛盾化解、卫生监督等7个岗位,21名党员在ldquo;1 3rdquo;乡村治理主战场上亮身份、展作为、当标杆,真正实现ldquo;人到格中走,事在网中办rdquo;。三是画好支部联建ldquo;同心圆rdquo;。建立了果蔬栽植、产业加工、产品促销3个党小组,建成了2个产业园和全县首家豆制品加工厂泽瑞豆业,打造出了ldquo;乡村旅游 特色种植 豆制品企业rdquo;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ldquo;3 rdquo;体系,15名网格员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线开展助农活动32次,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ldquo;1 3rdquo;的乡村治理模式在xx村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