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高质量发展之“进”经验发言材料

以营商环境之ldquo;优rdquo;促高质量发展之ldquo;进rdquo;经验发言材料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我县大力践行ldquo;一线工作法rdquo;,坚定不移活体制、优服务、强要素,驰而不息推进ldquo;放管服rdquo;改革向工业园区纵深推进,切实以营商环境之ldquo;优rdquo;、促园区发展之ldquo;进rdquo;、谋经济发展之ldquo;跃rdquo;,成功获评ldquo;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rdquo;。截至去年底,园区规上企业已增至69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61.6亿元、占全县GDP总量33.7%,成功创建全省唯一功能职业装(工装)基地,全市唯一的ldquo;XX省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rdquo;,纺织鞋服产业ldquo;宜产宜业rdquo;新高地经验获省政府通报表扬,助推ldquo;园区提质rdquo;ldquo;企业满园rdquo;行动结出累累硕果。

  一、抓效能强监管,打造政企合作新典范

  一是建机制转职能。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园区企业制度,坚持ldquo;一对二rdquo;包保重点企业,对入驻企业和项目实行ldquo;1 1 6rdquo;全程跟踪服务机制,并落实ldquo;一企一策rdquo;驻厂服务,不遗余力为企纾忧解困。编制园区政策文件、依申报兑现事项、免申即享兑现事项ldquo;三张清单rdquo;,确保各项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应兑快兑。

  二是搭平台促发展。常态化搭建新春团拜会、企业座谈会等ldquo;政企沙龙rdquo;交流平台,谈愿景、话需求、说问题,切实推动企业发展驶入ldquo;快车道rdquo;。与中纺联、轻工联等行业协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订单化咨询服务,推动纺织鞋服、健康食品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壮大,鞋服纺织园区逐步实现从市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的ldquo;两年三级跳rdquo;。

  三是强监督塑新风。实行企业对部门ldquo;反向rdquo;打分制,将各部门营商环境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一月一晒ldquo;成绩单rdquo;,切实倒逼作风改善。扎实开展ldquo;清淤治乱middot;清风护航rdquo;专项行动,设立园区企业营商环境监测点2个,系统整治损害营商环境、干部失职渎职等突出问题,去年以来累计立案审查调查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人,用铁的纪律护航园区发展。

  二、抓环境强服务,打造利商惠民新模式

  一是ldquo;一条龙服务rdquo;提质效。创新性开展ldquo;访企问需、访企问效、访企问廉rdquo;走访活动,通过网络调查问卷以及营商服务专线等方式,全覆盖走访规上工业企业69家,发放《惠企政策汇编》850余份,ldquo;有需必应rdquo;办结企业诉求45条,营商环境满意度达96.6%,企业政策知晓率、受益面均居全市第一梯队。

  二是ldquo;一站式受理rdquo;简环节。创新设立园区行政审批ldquo;一站式rdquo;服务窗口,落实行政审批专员,实行周三集中办公,由ldquo;现场办rdquo;变ldquo;上门办rdquo;。下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27项行政权利,明确凡是工业项目及公共公益项目全部由园区受理办结、凡是互为前置条件审批事项均在园区内部实行ldquo;容缺审批rdquo;ldquo;承诺即办rdquo;,实现ldquo;企业办事不出园rdquo;ldquo;园区事园区办rdquo;。

  三是ldquo;一体化协作rdquo;优环境。统筹市场监管、人社、税务等部门力量建立ldquo;红黑名单rdquo;制度,着力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11家园区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全面推广ldquo;双随机一公开rdquo;监管方式和ldquo;先辅导再整改后执法rdquo;模式,累计发放安全环保问题整改通知书14件。同时,建立信息互通、案件移送制度,实现ldquo;进一次门,查多项事rdquo;,切实做到ldquo;无事不扰rdquo;。

  三、抓要素强保障,打造稳企纾困新通道

  一是综合施策降成本。采取返租共管、租赁转产、合作共建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2000余亩、闲置厂房20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厂房15.3万平方米,并为入驻企业提供信息、中介、科技等服务,切实满足企业一站式ldquo;拎包入住rdquo;需求,进一步节省企业运营成本。去年以来统筹资金1.17亿元,从企业新增投资、技改创新、升规入统、税收贡献、用水用能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政策ldquo;直达一线、直到企业rdquo;。

  二是精准对接助融资。针对园区企业融资增信难问题,通过深化ldquo;政企银rdquo;合作,创新推出ldquo;园保贷rdquo;ldquo;园惠贷rdquo;系列金融产品,累计为14家企业发放贷款1.85亿元,精准破题园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未出现一笔呆账、坏账,连续三年被省经信厅表扬为ldquo;园保贷rdquo;项目推进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三是敞开大门引人才。立足百万人口大县优势,出台重点企业ldquo;服务绿卡rdquo;管理办法,全面提供就医就学等18项绿卡服务,累计为园区招录高素质优秀人才7人。加大外出务工人员回引力度,支持企业与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校开展劳务合作、校企合作,持续完善ldquo;互联网 政务服务rdquo;在线招工平台,切实保障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去年以来举办10场专场招聘会,为园区鸿星尔克、瀚彬霖等本地重点企业招工3000余人。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我县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接下来,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切实把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打造ldquo;XX信誉、XX品牌rdquo;的主引擎,努力为推进ldquo;园区提质rdquo;ldquo;企业满园rdquo;行动取得更大进展,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更多力量。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