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心得体会研讨材料
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心得体会研讨材料
ldquo;千万工程rdquo;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之江大地的生动实践。20年来,ldquo;千万工程rdquo;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ldquo;千村示范、万村整治rdquo;向ldquo;千村精品、万村美丽rdquo;,再向ldquo;千村未来、万村共富rdquo;的迭代升级。ldquo;千万工程rdquo;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通过学习ldquo;千万工程rdquo;经验案例,更加深刻领悟ldquo;两个确立rdquo;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感悟ldquo;千万工程rdquo;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ldquo;三农rdquo;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背后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农业农村统计工作实际,谈三点体会:
体会一:感悟ldquo;千万工程rdquo;中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把为民统计作为统计工作的最大政绩。
ldquo;千万工程rdquo;的核心是树立ldquo;以人民为中心rdquo;的发展理念。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征询群众意见,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引领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ldquo;千万工程rdquo;不是用砖瓦建设出来的,他是党心和民心的铸就,是历史的选择。ldquo;千万工程rdquo;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由环境变革触发生态变革,激发文化、社会变革,从而形成一场乡土重整、乡村重塑、城乡重构的社会变革,堪称中国式现代化的ldquo;三农rdquo;先声,其蕴含的人民立场,既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落脚点,更是正确政绩观的出发点。
总书记指出,ldquo;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rdquo;;总书记还强调,ldquo;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rdquo;。农业是国之大者,对标对表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要时刻坚守人民立场,强化统计为民意识。
要围绕国家农业农村战略部署,提升统计监测能力;要科学设置指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设;
要加强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监测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监测分析;
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方法,完善设施农业调查制度,不断拓展农业农村统计调查领域;
要全面反映农业农村新发展新进程,全面推动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用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体会二:感悟ldquo;千万工程rdquo;中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把调查研究作为统计工作的根本方法。
2002年底,履新浙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寻求破解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200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针对浙江省城乡发展实际,做出了实施ldquo;千万工程rdquo;的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ldquo;千村示范、万村整治rdquo;应运而生,走出了一条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之路。ldquo;千万工程rdquo;是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典范,不仅为农村带来生态革命,更带来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革命。
当下,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学习ldquo;千万工程rdquo;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办实事、做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一方面,要带着问题找答案,另一方面,要扑下身子解难题。就是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ldquo;传家宝rdquo;,突出ldquo;深、实、细、准、效rdquo;,要ldquo;钻进去rdquo;调查研究、总结规律,ldquo;走出去rdquo;沟通交流、学习经验,ldquo;贴上去rdquo;剖析问题、破解困难,把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调研成果加速转化应用。
对统计部门来说,实事求是是立身之本,是工作的生命线,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 当前,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千方百计防范统计数据造假,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为加快推动江西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提供坚强统计保障。就是要涵养优良作风,更多地走进田间地头,裤腿沾着泥土,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国家统计局有关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我省统计改革发展大局,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深入开展粮油安全、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选题调研,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客观反映ldquo;三农rdquo;总体形势和最新情况,为ldquo;三农rdquo;发展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奉献统计之力。
体会三:感悟ldquo;千万工程rdquo;中的方法论,坚持ldquo;功成不必在我rdquo;的政绩观,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统计工作的责任担当。
ldquo;千万工程rdquo;20年的实践发展,每一个阶段都随着群众需求升级而发展。ldquo;千万工程rdquo;是基础工程、龙头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伟大的乡村ldquo;探月rdquo;工程、民族筑梦工程、时代共富工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系统理论和方法,那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认准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一点点累积起来,充分体现了ldquo;功成不必在我rdquo;的政绩观和ldquo;功成必定有我rdquo;的责任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农村统计工作者距离ldquo;三农rdquo;最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细微变化要先知先觉,要有ldquo;一叶落知天下秋rdquo;的敏感性。
要紧紧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ldquo;三农rdquo;工作的要求,积极适应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对ldquo;三农rdquo;发展形势和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把问题找准、把情况说透。
要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这个ldquo;根本rdquo;,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统计台账建设,健全村、乡镇基础统计台账,规范村、乡镇统计台账信息采集记录,做到农村统计数据数出有源,有据可查,从源头上管控好农村基础统计数据。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举,建规范、强管理、稳队伍、提能力,让统计之基ldquo;坚如磐石rdquo;,真正出统计ldquo;功成rdquo;之力,而不求统计ldquo;功成rdquo;之誉,切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统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