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参考范文

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参考范文

  总体要求

  ◆ 聚焦基层组织建设。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高质量建成瓯江红ldquo;共享社middot;幸福里rdquo;,村党组织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微网格治理高效落实,议事协商机制健康运行,建成清廉村居,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坚决守牢疫情防控ldquo;小门rdquo;。

  ◆ 聚焦基础设施提升。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提升工程,推动安全饮用水、四好农村路、千兆光纤网络、5G移动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冷链物流设施全覆盖,实现乡村建设智慧便民。

  ◆ 聚焦基本公共服务升级。实施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工程,突出ldquo;一老一小rdquo;,率先落地民生ldquo;七优享rdquo;,集成建设邻里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智慧健康站、老年食堂等服务场景,打造20分钟医疗圈、15分钟养老圈、15分钟健身圈。

  ◆ 聚焦主导产业培育。实施ldquo;农业 rdquo;行动,创新ldquo;农业 互联网rdquo;ldquo;农业 旅游rdquo;ldquo;农业 文创rdquo;等发展模式,加快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

  ◆ 聚焦主体风貌塑造。实施村貌整治行动,新建筑ldquo;带方案审批rdquo;,老建筑ldquo;微改造、精提升rdquo;,保护发展泰顺厝、塘河人家、海岛石头房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建筑风格,打造乡土味、瓯派韵、国际范的ldquo;__民居rdquo;。

  ◆ 聚焦主题文化挖掘。实施乡村特色文化挖掘行动,开展ldquo;瓯rdquo;系列、ldquo;名rdquo;系列、ldquo;古rdquo;系列普查,贯通历史文化村落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传承优秀农耕、民俗、节庆文化,弘扬优良乡风、家风、民风,展现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

  重点任务

  一、打造未来产业场景

  开展农业ldquo;双招双引rdquo;和ldquo;两进两回rdquo;,大力发展ldquo;农业 rdquo;产业,培育发展乡村旅游、都市农业、研学体验、农商直供、预制菜肴、冷链配送、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每个未来乡村发展产业类项目3个以上。实施农业ldquo;双强rdquo;行动,推进ldquo;三位一体rdquo;综合合作,打造一批未来农场、未来牧场、未来渔场。激活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打造农创空间、小微创业园等创业创新平台,吸引更多农创客、新乡贤在未来乡村创业就业。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15%以上,闲置农房激活率50%以上。做强做活强村公司,村集体、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实现持续增收。

  二、打造未来风貌场景

  实施ldquo;村貌整治rdquo;,开展实用性村庄规划和村庄设计,突出未来建筑、未来文化、未来低碳等场景内容的相互融合,各县(市、区)于4月底前完成未来乡村村庄规划评估和工作计划,5月底前完成村庄规划和村庄设计。开展ldquo;三拆三整三清rdquo;行动,依法有序拆除违建农房、违章搭建、违规设施;整治农房外立面、乱拉杆线、乱圈围;清理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沿线沿路的垃圾杂物。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突出乡村特色和地域特点,对现有建筑和公共设施实施ldquo;微改造、精提升rdquo;,严禁大拆大整,形成村庄整体风貌。严格落实农房带方案审批制度,每个未来乡村优选确定1-3个风貌和谐有序的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强化建筑屋顶、立面、高度、体量、色彩、材质、围墙等风貌要素的刚性引导和管控。

  三、打造未来文化场景

  深挖项目村优秀农耕、民俗、节气、祖训家规等文化资源和历史古韵,全面排查、展示ldquo;瓯rdquo;系列、ldquo;名rdquo;系列、ldquo;古rdquo;系列等地域特色文化。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加大古树、古桥、古井等保护力度,对树龄50年以上的树木进行挂牌。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提标升级农村文化礼堂,配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贤馆、百姓戏台等,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在乡村设立服务点。建好乡村艺术团等文艺队伍,培育好乡村文化产业,开展ldquo;跟着节气游乡村rdquo;ldquo;我们的村晚rdquo;ldquo;我们的村歌rdquo;ldquo;我们的村运rdquo;等乡村文化文艺活动。实施ldquo;点亮乡村童年rdquo;计划,改造提升小规模薄弱幼儿园,打造ldquo;小而优rdquo;学校和托育托幼场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99%。开展老年人康养、防疫等科普知识宣教,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

  四、打造未来邻里场景

  全面开展瓯江红ldquo;共享社middot;幸福里rdquo;建设,打造ldquo;1510rdquo;党群服务圈。改造提升村民中心等公共空间和场所配套设施,打造乡村邻里交互中心。弘扬邻里团结、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深入实施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ldquo;芳邻守望rdquo;公益计划,加强对优抚对象、困难家庭、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的帮扶,建立救助帮扶关爱团队,培育公益社会组织。依法完善村规民约,推广邻里贡献积分等机制,组织开展ldquo;邻里节rdquo;、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兑换等活动,共建温馨和睦邻里关系。坚持ldquo;区域联动、共建共享rdquo;,打造智慧健康站、乡村智治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置老年食堂,让农民群众享受ldquo;一站式rdquo;公共服务。

  五、打造未来健康场景

  健全农村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打造无疫村庄。高水平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科学防制病媒生物,建设除四害村,保障饮用水与食品安全,提高农民群众健康素养。开展农村居民ldquo;两慢病rdquo;排查和重大疾病筛查,实现全周期健康管理。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推进农村公共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建设5G云诊室,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完善体育健身设施配置,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六、打造未来低碳场景

  加强未来乡村生态修复和保护,实施ldquo;一村万树rdquo;,提升村庄绿化水平,探索碳汇交易试点。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ldquo;强基增效双提标rdquo;行动和厕所革命星级评定。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深化ldquo;肥药两制rdquo;改革,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控。积极推广利用清洁能源,提高乡村生产生活的电气化、清洁化水平。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基地和生态文化村。倡导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低碳理念,开展光盘行动,节约粮食。

  七、打造未来交通场景

  加快ldquo;四好农村路rdquo;提质扩面,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落实农村公路养护机制,提升村道通达率。加密城乡公交班次,推广公交数字化服务应用,建设公交电子站牌,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重视村内支路建设,科学布设停车场(位),户均车位1个以上,引导规范有序停车。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加快物流网点布局建设,提升物流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推进乡村绿道建设,打通绿道断点,优化绿廊空间、增设绿道驿站、织密绿道网络。

  八、打造未来智慧场景

  加快推进千兆光纤网络、5G移动网、智慧感知系统等新基建项目。推行ldquo;市域基础版 各地特色应用rdquo;模式,推广ldquo;百姓码rdquo;ldquo;共富帮rdquo;ldquo;浙农码rdquo;等场景应用,严禁贪大求全、千篇一律建大屏,有效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疫情防控,精准帮扶服务特殊群体。布设便民服务一体机等政务办理智能设备,推动实现买药就医、交通出行、日常政务服务事项ldquo;一网通办rdquo;。建设乡村气象、水文、地质、山洪、旱情等数据实时发布和预警应用,实现农村应急广播和ldquo;雪亮工程rdquo;全覆盖,加快构建乡村地理信息多维立体ldquo;一张图rdquo;。

  九、打造未来治理场景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ldquo;四治融合rdquo;。开展平安乡村和善治示范村创建。深化ldquo;智慧村社rdquo;建设,推进村级重大事项规范决策、村务线上办理、ldquo;三资rdquo;阳光监管。开展ldquo;线上 线下rdquo;多元化协商形式,健全农村议事协商机制。实施ldquo;微权力e监督rdquo;工程,健全基层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打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干群亲清的清廉村居。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