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4课《画中画》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4课《画中画》优秀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层层包围添画方法,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2.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在大胆想象、尽情表现、互相欣赏中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由简单形象想象,包围添画相适、相关的形象。
难点:在画面的“由小变大”关联上体现趣味性。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作业纸、作业展示底板。
学生:彩色笔、油画棒。
四、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儿歌激趣法、观察分析法、直观演示法、归纳总结法、尝试体验法、欣赏评述等。
教学过程:儿歌导入,揭示课题;师生探讨,添画方法;创设情境,引导联想;启发想象,明确要求;学生创作,体验情趣;作品展评,拓展延伸。
五、教学程序
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
(师生拍手唱儿歌,教师提示认真看、仔细听)。
3.学生熟悉的旋律与教材儿歌相结合,师生唱一唱,更朗朗上口;更吸引学生。
二、师生探讨 添画方法
1.问: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出示步骤图示)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怎么想到画张大床?(出示教材儿歌后一句。)
3.“画中画”找朋友。(出示三张图片)
问:“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提示:画中的老鼠画在哪了?猫画在哪了?)(板书:包围添画)
4.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
(小结: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
三、创设情境引导联想
1.(出示小青虫图片)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
2.(出示树枝、树叶图片)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
1).“联想”部分选择“树叶”还是“树枝”,将教材思维小训练的意图表达。学生领会:在联想到的不同形象中,选择最合适的进行添画。
2).故事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四、启发想象 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
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五、学生创作体验情趣
1、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六、作品展评 拓展延伸
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
2.出示三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奇妙无穷。
教学反思 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呢?我认为首先要教师合理地引导,就会使学生产生许多奇特而有趣的想法。如本课先安排同学分组进行想象,利用5分钟进行知识抢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的表现所见、所想、所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又如装饰画中画树,他可以画出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那么可以不可以画出兰树、黑树呢?通过引导学生从光的角度看,从装饰寓意手法表现,学生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都可以去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其次,运用各种学科的优点,融会贯通,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要能够取长补短,充分利用,那会使你的课完美得多。(wWw.Wk114.Cn 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