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小学科学《蚕变了新模样》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科学《蚕变了新模样》优秀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蚕蛹是蚕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2.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来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2.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3.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够坚持观察并记录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2.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蚕的生长变化保持着探究兴趣。

  3.能够真实记录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通过蚕丝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人类的生活依赖自然,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难点: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蚕吐丝结茧过程的视频或图片,PPT等。

  学生准备: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软尺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4分钟)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1.PPT展示学生前期养蚕过程拍摄的不同阶段照片, 提问:同学们,你们的蚕宝宝已经生长到什么阶段了?(预设:结茧)

  2.提问:经过前期的饲养,我们观察到了蚕卵从孵化到吐丝结茧的过程,同学们能根据拍摄的照片再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排排序吗?

  3.学生移动图片排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蚕茧上,并适时小结:看来蚕宝宝不断生长,变出了新模样。(板书课题:蚕变了新模样)。

  二、探索:蚕茧蚕蛹(预设22分钟)

  活动一:观察蚕茧

  [材料准备:学生的蚕茧、手电筒、放大镜、软尺、教学课件等]

  1.师出示蚕茧图片,提问:蚕茧是怎么形成的?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如表述不是特别清晰可以借助视频进一步描述(可适时播放“蚕吐丝”视频)。

  2.提问:蚕宝宝吐丝结茧时不断地把自己包裹再里面,此时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3.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预设:蚕宝宝是不是还活着?蚕为什么要结茧?蚕宝宝接下来会干什么?蚕宝宝接下来会变成什么……)

  4.梳理学生的问题并呈现在板书或课件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蚕茧解决疑问。

  5.提供手电、放大镜等器材观察蚕茧。重点指导学生说说形状、看看颜色、量量尺寸、摸摸质地、探探内部……

  6.交流观察所得。

  活动二:观察蚕蛹

  1.师过渡:通过刚才对蚕茧的观察,似乎还有好多的疑问没有解决。特别是内部的情况还是不明显,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观察蚕茧?(预设:打开蚕茧)

  2.师提供蚕茧(因后期仍需观察或学生有所不舍,可以事先准备一部分蚕茧),PPT出示打开蚕茧的注意事项(安全提醒)。

  3.学生小组合作,使用剪刀打开蚕茧,提供放大镜观察蛹,用图画的方法完成记录,并猜测后续的变化。

  三、研讨:(预设10分钟)

  1.展示学生画的蚕蛹,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和猜测。

  2.PPT出示上节课展示的蚕宝宝幼虫的身体结构,比较蛹与幼虫的不同。

  3.再次让学生补充交流 “蚕茧对蚕起到什么作用”问题的想法。

  4.播放“蚕为什么吐丝结茧”视频,适时补充: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同时,我国人民的养蚕织丝技术改善了生活,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5.小结:蚕蛹未来的变化真的会和你们猜测的一样吗?期待你们继续饲养和观察。

  四、拓展:(预设4分钟)

  1.提问:自然界还有哪些小动物和蚕一样,会经过蛹的阶段?

  2.观看视频:蝴蝶的一生。

  3.推荐阅读《昆虫记》。(wWw.Wk114.Cn 转载请注明 )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