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识字大全视频教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最新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贴心为您带来了5篇幼儿园大班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贴心给您的好友哦。
幼儿园大班绕口令教案 篇一
绕口令:《翻跟斗》
【活动目标】
1、理解内容,能区分绕口令中“六、漏、右”的字音,认真倾听同伴的发音。
2、体验念绕口令“绕口”“快速”的乐趣。
【活动准备】
“翻跟斗”图文结合的文字图片、音乐节奏、肚兜、绕口令。
【活动过程】
一、讨论“绕口令”。
师:你知道什么是“绕口令”吗?你会念绕口令吗?
二、玩玩“绕口令”。
(一)教师展示“翻跟斗”。
1、师:我念的怎么样?你听清楚我说的吗?它说了一件什么
2、教师出示图示:小妞妞围兜兜,兜兜是什么?你围过兜兜吗?(教师出示肚兜,介绍肚兜是中国特有的)
师:左边翻个六,漏了九颗豆,右边翻个九,漏了六颗豆,是什么意思?
(二)幼儿初步尝试念“翻跟斗”——相近字音的练习。
1、大家已经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那我们试着念一念?
2、相近字音反复念:这个绕口令中,哪些字音比较容易说错?(鼓励幼儿找出“妞妞、兜兜和豆豆”、“漏、六、右”的字音)
三、赛赛“绕口令”(小组挑战)。
1、教师幼儿分组朗诵,幼儿互评。
2、加上节奏,让幼儿集体挑战。
师:(教师敲打节奏)我们和这个音乐节奏,也能说清楚吗?(集体朗诵)
3、个人挑战赛。
师:有没有小朋友觉得不服气的,你觉得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念这个绕口令速度还要快,可以上来挑战一下的。
四、活动延伸。
师:有小朋友还要挑战的吗?一会回教室后,可以找你的朋友挑战一下。
绕口令《翻跟斗》
小妞妞,围兜兜,
兜兜里头装豆豆。
吃了豆豆翻跟头,
左边翻个六,
漏了九颗豆;
右边翻个九,
漏了六颗豆。
问你翻了几个大跟头,
漏了几颗小豆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用统计的方法了解每个月、每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
2、通过观察能看懂和理解统计表。
3、能与同伴交流、讨论庆祝生日的方式,体验过生日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了解本月内哪些小朋友过生日。
2、物质准备:统计表一张,四季图片各一张。并请家长配合为幼儿带一张过生日的照片,以及让幼儿明确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活动过程:
一、祝你生日快乐。
请本月内过生日的幼儿手持生日蜡烛,站在教室中央,教师弹奏《生日歌》,师幼齐唱生日歌,祝福他们生日快乐,祝贺他们又大一岁了。
二、我们的生日统计。
1、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是几月份的生日。
2、教师出示一张大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上面有哪些数字,了解这些数字表示12个月。
3、请每组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日分别将自己的生日写在统计表的数字下面。
4、师幼共同数一数,每个月过生日的人数,并用数字表示。
5、请幼儿说说:班级幼儿中,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多?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少?
三、四季生日会。
1、请幼儿根据每个季节有哪几个月份,来说说春季过生日的人、夏季过生日的人、以及秋季和冬季过生日的人。
2、教师分别出示某个季节的图片,该季节过生日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大家一起为他们唱生日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萌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情感。
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句的创编,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4、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精神。
5、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活动准备:
钢琴曲磁带、森林、沙漠、海洋、池塘、北极、天空、花园等背景图、小动物贴图、水彩笔、诗歌欣赏用图片、有动物或背景和空白的图画纸、教师创编诗句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送小动物回家,回忆和巩固动物的生活地区及其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
[预设]师:今天,我们班级来了许多动物朋友,仔细看看,都有些谁呢?
(说说动物名称)
[预设]师: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吗?选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把它送回家。(操作活动——送小动物回家:教师在周围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篮子,里面有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请幼儿根据它们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将动物们送回家。例如:把北极熊贴到北极的图片上)
[调整]师:有一种小动物——珊瑚蛇心里非常着急,它说我还没到家呢?小朋友怎么就把我放下了?(幼儿将珊瑚蛇的图片贴到了森林里)你们知道我的家在哪里吗?幼儿集体:是在大海里的!师:好请一位小朋友把它送回家。
[预设]师: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动物们都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他们心里真高兴啊!谢谢你们!今天,我也带来了一首和“家”有关的诗歌,咱们一起来听一听,诗歌里说的是谁的家呢?
二、欣赏诗歌,理解家的含义
1、结合音乐欣赏诗歌,提问:
[预设]你喜欢这首有关“家”的诗歌吗?(喜欢)
[预设]你听到这首诗歌里介绍了谁的"家?在哪里呢?
幼儿一:我听到了鲸鱼的家。师:鲸鱼的家在哪里呢?幼儿一:在大海里。师:对了,鲸鱼的家在广阔的大海里。
幼儿二:我听到企鹅的家在冰冷的南极。师:他说得真好,不但把企鹅的家在哪里说清楚了,还说出了南极是什么样的,非常冰冷,所以说是冰冷的南极。
幼儿三:骆驼的家在沙漠里。师:很好,沙漠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三:很大,很大。师:对,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
[生成]幼儿三:什么叫“一望无际啊?”
[调整]师:就是一眼望去看不到边的地方,都可以说是“一望无际”的地方。那你们说说看,还有那些地方可以说是“一望无际”的呢?
[生成]其他幼儿:大海、草原。师:很好,所以,我们可以说一望无际的大海,一望无际的草原,一望无际的群山,一望无际的田野……
[预设]师:接下来,咱们再来欣赏一遍,听完了以后,请你们来说说,为什么说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呢?
2、第二遍结合图片欣赏诗歌,提问:
[预设]为什么说——是——的家呢?
[教师的讲评预设和生成相结合]
幼儿一:因为鲸鱼离开大海就会死的。师:对,最适合动物生存的环境可以说是它们的家。
幼儿二:因为小松鼠爱吃的东西都在森林里。师:是啊,家里有丰富的食物。
幼儿三:企鹅就是生在南极的,它在那里长起来的。师: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幼儿四:骆驼就是呆在沙漠里的。师:它喜欢沙漠吗?幼儿四点点头。师:它想到别的地方去吗?幼儿四:不想。师:对,动物最喜欢去活动的地方也能给它家的感觉!
[调整小结]:原来,动物出生的地方、它喜欢去玩耍的地方、它活动的区域和有它们喜欢的食物的地方,都能让它快乐,给它家的温暖,让它有家的感觉!
三、创编诗歌:
[预设]你们还喜欢什么动物,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吗?
幼儿一:马的家在草原上。师:草原是什么样的?幼儿一:绿色的。师:所以说,绿色的草原的马儿的家,对吗?(幼儿一点点头)
幼儿二:小蜜蜂的家在花园里。师:花园又是什么样的呢?幼儿二:很美丽的!师: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花园?
幼儿二:美丽的花园。师:是谁的家?幼儿二:是小蜜蜂的家。师:很好!
[预设]师:小朋友们,你们也可以选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把它在家里的样子画出来,一起编成一句好听的诗,好吗?你可以选择有动物的、有背景的图画纸,在上面画出小动物或者是小动物的家,如果你认为都不满意的话,可以选择白纸自己创作。(教师提供有三种层次的图画纸)
1、幼儿绘画,构思诗句。(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创作内容)
2、将幼儿的作品按先后顺序四张一组展示在黑板上,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创编的诗句,交流创作成果。(教师在倾听幼儿创编的诗句时发现,幼儿习惯于运用“…的家在…的地方”的句式,不符合诗歌原有的格式,因此决定在幼儿集中后就此做重点要求)
师:我们编诗句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就好象火车的车厢一样,不能排错,在这首诗里,“什么样的”是第一节车厢,“什么地方”是第二节车厢,“是谁的家”是第三节车厢,一节跟着一节。
3、幼儿集中,教师放背景音乐,启发幼儿按照图片排列的先后顺序说说自己创编的成果。教师重点对形容词的运用和诗句的前后顺序进行指导。(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一个接一个说的形式较为死板,可以改为请幼儿随机说,这样更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也便于为能力稍弱的幼儿积累经验。)
重点指导过的有:
幼儿一:大大的牛场是牛儿的家。师:你是想说人们养牛的地方吗?幼儿一点头。师:人们通常养牛羊的地方叫做“牧场”或“农场”,那里的草非常多,长得也很肥沃,你想一想,可以怎样说?教师和幼儿一共同说:肥沃的牧场是牛儿的家!师:太棒了!
幼儿二:圆圆的猪窝是肥猪的家。师:我们对牲畜的家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例如:鸟的家叫“鸟巢”;养鸡的地方叫作“鸡棚”;养蜜蜂的木箱叫“蜂箱”;马晚上睡觉的地方叫“马厩”;蚂蚁的家叫“蚁穴”;猪的家叫“猪圈”等等,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你应该怎样说呢?幼儿二:圆圆的猪圈是肥猪的家。师:很好!
对于幼儿经常使用颜色、形状等视觉感知来形容的方法加以拓展,启发幼儿结合自己其它感知觉的体验加以描述。例如:启发说“绿绿的草地是绵羊的家”的幼儿,“踩在草地上的感觉怎么样?”(结合触觉感受)“很软”。“对非常柔软,所以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草地?”“柔软的草地”。
四、活动延伸:
师:每种小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也都有不同的家,但是你们知道吗?所有的动物、植物还包括我们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是什么呀?
幼儿:是大自然,是地球!
师:对了,就是我们生活着的地球,所以我也编了一句放在这首诗的最后,(出示教师画的图片:一双手捧着一个蓝色的地球)就是“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爱护它!”让我们一起努力,来做保护地球的小卫士,好吗?
附:诗歌——家
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
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
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知四季变化与小猪服饰的联系。
2、讲述自己的发现,体验故事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课件、四季背景图和小猪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ppt1)
1、森林里有幢小木屋,里面住着谁?
2、让我们一起来叫醒它!
3、有几只小猪?哎呀!谁来了?大老虎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森林里有幢小木屋,里面住着三只小胖猪。大老虎看见了小胖猪……
4、小猪会想什么办法来对付大老虎呢?让我们跟着小猪一起去看看吧!
二、分段讲讲议议,理解故事
1、ppt2——春天
1)春天,山坡绿了,树叶绿了,三只小猪穿上了绿色的衣服,大老虎啊呜找不到小猪。
2)为什么大老虎找不到小猪?
找不到小猪,大老虎只能饿着肚子灰溜溜地回家了。
2、ppt3——夏天
1)春天过后,是什么季节?
2)夏天,猜猜小猪会穿什么衣服呢?为什么?小猪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小结:夏天到了,太阳火辣辣的,山坡上开满了花,小猪穿上了花衣服,大老虎找不到小猪。
3、ppt4——秋天
1)大老虎还会来吗?
2)这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哪些水果成熟了?
3)秋天,小猪会想什么办法来让大老虎吃不到自己?
小结:秋天,山坡上的"果子成熟了,有红彤彤的苹果……小猪穿上了红彤彤……的衣服,大老虎找不到小猪。
Ppt5——冬天
1)最冷的是什么季节?
2)冬天,小猪会穿什么衣服才能不让大老虎发现呢?为什么?
小结:冬天,山坡上一片白茫茫的,小猪穿上了白色的衣服,大老虎啊呜找不到小猪。
三、欣赏故事
1、你们喜欢小猪吗?为什么?聪明的小猪战胜大老虎的事情被森林里的一些动物知道了,他们把它编成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聪明的小猪》,你们想听吗?
2、完整欣赏故事。大老虎想问大家:为什么一年四季我总是找不到小猪呢?
小结:原来,聪明的小猪在一年四季穿上了不同颜色的衣服,把自己藏了起来,怪不得大老虎会找不到小猪。
活动延伸:
回家为爸爸妈妈讲讲《聪明的小猪》的故事。
活动反思:
《聪明的小猪》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小猪对付大老虎的聪明,以及四季颜色的变化等,因为故事中重复的语言比较多,也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仿编。通过创设一个声、形、色具备的动画情景有效地将幼儿引入其中,让他们身临其境,与故事中的角色互动,同时通过夸张、生动地模仿大老虎的口吻,将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让他们在情景中主动地对话和学习。注重细节的把握,四个季节的导入和呈现方式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春天采用了故事情节直接导入的方式,从而为孩子提供一个经验的平台,为后面的续编打好基础;而夏天则采用问题的抛锚,由孩子的回答自然导入;秋天则是通过推测 “大老虎是否还会来”进入;冬天是引导幼儿观察雪白的画面进入的。不同的呈现方式使情节更具变化,避免了单一性;而且也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的兴趣一直保持着。
不足之处:
活动中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比较少。所以以后的活动中应该通过提问、组织游戏等引发生生互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体验故事的语言美。
2.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达爱。
活动准备:
绘本故事一本,故事PPt一套,背景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出示封面图)。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藏在这幅图画中,谁找到了来告诉大家?爱字在哪里?
师:那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爱的故事呢?仔细看图画上有谁?(小兔子和兔妈妈)他们在干什么?(小兔子拉着兔妈妈的耳朵好像在说什么话)
2.(出示第二页)师:瞧,它们正在向我们打招呼呢,它们想邀请小朋友和它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师:我们在看故事的时候要怎么看?(认真听、仔细观察、积极动脑)
二、走进故事
师:让我们跟小兔子一起跳进这个故事吧。
1.故事: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它紧紧地抓住兔妈妈的长耳朵不放。它要妈妈好好听它说。它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兔妈妈回答说:“喔,这我可猜不出来。”
师:刚才小兔子对妈妈说了一句什么话?谁听到了谁来说一说,一起述说。
2.故事:小兔子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妈妈我爱你有这么多。”
师:小兔子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示爱?哪位小兔子站起来做一下这个动作?(引导幼儿边举起手边说:妈妈我爱你有这么多。)
师:(出示PPt)看,兔妈妈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和小兔子一样吗?
故事:兔妈妈的手臂要长的多,它说“我爱你有这么多。”恩,这真是很多,小兔子想。
师:(1)为什么要把手张开?(说明心里的爱很多)
(2) 师幼互动:老师来当你们的妈妈,你们做小兔子,我们把手臂张开来比一比,看看是妈妈的爱多,还是你们的爱多?(引导幼儿要张得很开)
3.师:接下来小兔子和妈妈还会用哪些方法来表示爱呢?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师:(出示PPt)看!小兔子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它会怎么说呢?(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故事:小兔子把手举了起来“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师:那你们猜兔妈妈看了以后会怎么做?怎么说?(一起边说边做)
故事:兔妈妈也把手举了起来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这可真高,小兔子想我要是有那么长的手臂就好了。
4.故事:小兔子又想了一个好主意,它倒立起来,把脚撑在树干上,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趾头。”
师提问:你们猜兔妈妈会做什么动作呢?(请个别幼儿来猜一猜,做一做)
(出示图片)看:兔妈妈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兔妈妈把小兔子抱起来,甩过自己的头顶,说:“我爱你一直到你的脚趾头。”)
5.师: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兔子又有好办法了,大家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它在干什么?
故事:小兔子跳上跳下:“我跳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 设计各种生日蛋糕的造型,并用线条进行装饰。
2、 能用绘本中的句式“我为丽萨奶奶设计一个XX蛋糕描述作品内容,并大胆贴画不同的场景。
3、 感受与他人分享生日的喜悦。
4、 与同伴讨论蛋糕的外形特征及图案设计。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各种生日蛋糕的图片。
2、黑色卡纸。蜡笔。剪刀。双面胶。
3、绘本封面一张。
活动过程:
一、生日歌导入。
1、 教师:“小朋友,今天又位奶奶过生日,我们一起来为她送上一生日歌,好吗?”
2、 幼儿合唱。
二、各种蛋糕的图片。
1、 幼儿欣赏图片,与同伴讨论蛋糕的外形特征及图案设计。
2、 幼儿:有圆形的蛋糕;有爱心的蛋糕;有很多层的蛋糕;有草莓口味的;有巧克力口味的;有芒果口味的、、、、、、
3、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蛋糕是什么口味,什么形状的?
4、 幼儿描述,教师用简笔画表示。
三、幼儿作画。
1、教师:“小朋友,你们每个人喜欢的蛋糕口味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今天就要请你们来设计一款自己最喜欢的蛋糕来送给丽萨奶奶,做为她的生日礼物,我相信当丽萨奶奶收到你们为她设计的蛋糕,一定会很开心的。
2、幼儿自由选择卡纸,大胆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蛋糕。
3、教师巡回观察,给予适当提示。
4、作品展示。
5、师幼点评。
活动延伸:
1、 继续欣赏绘本。
2、 幼儿根据图片说一说绘本中的主人翁是怎么过生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