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好“常青树”打造“共富林”专题研讨发言范文
育好ldquo;常青树rdquo;打造ldquo;共富林rdquo;专题研讨发言范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在深入推进党的事业的生动实践中学深悟透用好。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引导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关注滕头村发展,在浙江工作期间曾4次亲临考察调研,多次鼓励ldquo;努力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rdquo;,在2016年更是勉励ldquo;常青树不容易,一定要继续走在前列rdquo;。一系列殷切嘱托,既是对滕头村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奉化的期许厚望。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发扬ldquo;一犁耕到头、创新永不休rdquo;的滕头精神,强基固本、争先攀高,推动全区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一棵ldquo;常青树rdquo;带动培育区域ldquo;共富林rdquo;。
一、推进组织振兴,以党建联建促进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联建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路径,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承办全省深化党建联建机制暨党建引领ldquo;共富工坊rdquo;建设全面助力共同富裕现场推进会的工作成果,发挥滕头ldquo;桃李芬芳middot;康美常青rdquo;党建联建的示范效应,深入实施ldquo;分类提升、六星争创rdquo;行动,通过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优势互补,推动全区65个党建联建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打造党建引领的发展共同体、治理共同体、幸福共同体,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领雁工程,以硬核力量推动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滕头村傅嘉良、傅企平、傅平均三任书记ldquo;一任接着一任干rdquo;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实践证明,只有选优育强ldquo;领头雁rdquo;,才能走出共同富裕新路径。我们将以实施新时代ldquo;领雁工程rdquo;为契机,深化ldquo;蓝青共育middot;导师帮带rdquo;机制,聘请省市兴村(治社)名师为区级导师,依托滕头乡村振兴学院、村社书记季度交流例会、ldquo;8090rdquo;优秀年轻村社干部培训班等平台,探索课堂教学、拜师跟学、实战践学、跨村带学、组团帮学等模式,ldquo;一对一rdquo;ldquo;手把手rdquo;传授乡村ldquo;共富经rdquo;,整体提升全区村社干部带富致富能力,努力以ldquo;头雁rdquo;领航带动ldquo;群雁rdquo;齐飞。要坚持把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来抓,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要着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按照党中央确定的战略布局,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加快形成人才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坚定信心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采取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做好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工作。
三、办好关键小事,以绣花功夫助力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胸怀ldquo;国之大者rdquo;,办好ldquo;关键小事rdquo;,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干部的大事。只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牵肠挂肚、天天有感的实际问题,才能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增进民生福祉,托举民生ldquo;稳稳的幸福rdquo;。我们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现代社区建设为牵引,建强织密ldquo;15分钟幸福圈rdquo;,提升完善ldquo;一老一小一特rdquo;公共服务体系,分类推进ldquo;艺术赋能乡村rdquo;,深化实施ldquo;群英绘共富rdquo;专项行动,用一桩桩小事、一件件实事、一个个故事擦亮民生共富底色,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