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归纳
一、多音字组词。
相xiānɡ相互xiànɡ长相
将jiànɡ将士jiānɡ将来
二、近义词。
简单—简洁 将来—未来 观赏—观看
三、反义词。
简单—复杂 快速—缓慢 安全—危险
四、古诗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4、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5、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6、平明:天亮的时候。
7、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8、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9、孤:独自,孤单一人。
10、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11、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12、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塞下曲》是由唐代诗人卢纶以汉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8、满:沾满。
译文: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洗砚池:传说会稽蕺山下有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池塘的水都染黑了。王冕称他家有家有洗砚池,意思是自己也像王羲之那样勤奋。
3、池头:池边。头:边上。
4、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5、痕:痕迹。
6、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7、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译文: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